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方法论问题】

公共讨论之所以难,是因为讨论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全都没有共识,所以难免鸡同鸭讲。例如在到大城市去还是到中小城市去这个话题上,新世纪都过去十几年了,《大家》作者们的探讨仅停留于情绪渲染层面,这当然是令人失望的但这些情绪化的作者当然照旧可以指责我后面要说的这种“实证主义”方法。

我在《中国小城镇往何处去——重读费孝通 》一文里提到过,在讨论公共议题的时候,你的论证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抽样,二是因果,三是一般化

先说抽样问题,比如《大家》里讨论大小城市问题的水平没有提高,主要的原因是都选取了自己的极为个别和有限的样本,这样当然会有人说小城市的好处或者坏处但“你自己”这个样本具有代表性吗?而且什么又是大城市,什么又是小城市呢?为了避免歧义,我就暂时按照人口和经济规模,将“北上广”称为中国的大城市,杭州宁波这样的长三角城市就是中型城市,舟山这样的就是小城市。

二是因果性判断,这个其实很难的一件事大城市里有理想有各种小城市没有的选择。然后一个回了小城市的公务员信誓旦旦,总有一天要回大城市这个豪言壮语谁都可以说,但动机难测。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看看行为。在固定住其他的因素后,也许会发现这个人虽然嘴上说自己喜欢大城市,但一直呆在小城市,那么这个小城市里一定有什么吸引了这个人但这个原因在多大程度上站得住脚呢?

这就要提到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般化。也就是说,你这个因果关系能不能一样用在很多其他类似的人身上。如果你只有一个样本,你为了个心爱的女孩或男孩留在了某一个城市,然后你得出结论说人留在某一个城市是为了爱情,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有多大呢?能不能一样用在其他人身上呢?会不会有其他更多的反例呢?比如说大学毕业为了工作分开的情侣比如说为了打工而劳燕分飞的夫妻?这时候要考虑的是哪一种是更普遍的情况,然后才能仔细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可以一般化,用在其它地方

【2.当我们说去大城市时,我们在说什么?】

我们光说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没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个人可能是由于太爱自己的家人,或者能找到潜在的结婚对象,或者贪图安逸的生活,或者基层公务员有隐性的福利等等,总之,有千奇百怪的理由我还知道有人卖了北京的房子去丽江开了家店的,但这种“样本”很小,其提供的“因果关系”也是千奇百怪,没有什么“一般性”

经济学界比较喜欢研究的是收入问题,这意思是说,当我们讨论“一个代表性的人”或者“一个平均意义上的人”在面临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选择的时候,哪里收入高往往成为最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是收入高低和工作机会影响了这个人的选择但反过来,这一结论不一定能用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人身上,例如那些为了真爱的所以当我们在说选择大城市的时候,我们说的是,统计上看大部分人是这么选择的。

也就是说,在固定住其他的因素,单看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收入差距,然后看是不是大量的人的行为特征符合“高收入的地方更吸引人”这样一个说法所以当黄亚生和我编辑《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镇化变革的反思 》、周其仁写《城乡中国 》以及陆铭撰《空间的力量 》说“人要去往大城市”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说的是:普遍而言,大城市里收入更高,有更多工作机会,所以有大量的人实际上是从小城市或农村到大城市里去了

那么怎么来确定我们这个是不是胡说呢?这时候你搬出个人的经验,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因为你个人的样本因果关系都是有限的,很难被一般化一般化往往要依靠更大一点的抽样。当然普查是现在所知的最大抽样,就是把所有人都查一遍。

 

让我们以上海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来看看我们上面说的东西是否可以一般化先看总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因为对我们的收入影响城市选择来说,劳动适龄人口最关键。

表1:上海总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2011)

 

当讨论城市大小时你在说什么?

 

那么这些劳动适龄人口主要是户籍人口呢,还是外来人口?普查结果发现户籍劳动适龄人口数为884.11万人,所占比重为52.9%,外来劳动适龄人口数为787.51万人,所占比重为47.1%。差不多是一半一半。但你进一步看,就会发现在15~44岁年龄段的劳动适龄人口中,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说明外来劳动适龄人口相对于户籍劳动适龄人口更为年轻从平均年龄看,上海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8.42岁,外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09岁外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拉低全市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至35.46岁。

图1:2010年上海劳动适龄人口分年龄、户籍人数

 

当讨论城市大小时你在说什么?

 

图2:上海在业人口户籍年龄结构(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2011)

 

当讨论城市大小时你在说什么?

 

上海市在所有工作的人口中,本市户籍在业人口仅为47.4%,外来在业人口占全部在业人口的比重为52.6%。也就是说,在养活这座城市的外地人比本地人多。并且外来工作的年轻人更多,25~39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外来人口的比例是48%,意味着近一半外来的都是年轻人来上海,这也足以证明上海的吸引力这样分析过后,至少比原来清楚了一点,即有大量年轻劳动力到上海来讨生活,选择大城市的“收入理论”看起来是有道理的

当然更细致的研究要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等,对比这些年轻人及其相似群体在不同城市的收入水平,然后看看“收入水平影响城市选择”是不是能在更大范围内成立

【3.当你说选择大小城市的时候,你在说什么?】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我是抛给那些参与或准备参与这个议题的作者和读者们的

当你说选择大小城市的时候,你的样本是什么,你假设的因果关系是什么,你用了什么证明这种关系,然后你的结论是不是可以一般化的仔细想想这些问题,讨论往往会更有成效一些。

李华芳,2014,大小城市的实证论法,腾讯·大家,http://dajia.qq.com/blog/386253007257109

=====更多阅读=====

入城破藩篱—评陆铭《空间的力量》

========================

寻找1111位读者,进行中 

若您愿意为本博客支付100元/年,请发(姓名和常用email)至:1111readers@gmail.com 

可以选择是否包含以下声明:觉得文章有用?立即卖博客是一门可行的生意吗?支付宝支付 1元,支持作者!

 
 
话题:



0

推荐

李华芳

李华芳

205篇文章 9年前更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