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K街观察16美债危机
李华芳
【注】本文删节版刊于《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3日。原文误将众院议案通过参院误植为参院议案通过众院,尽管议案本身的确基于参院之前的版本,但正式签署之协议依旧是先众院,后参院,特此说明。
美债上限危机终于赶在最后关头,达成了妥协。两党协议预计将把现有的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分两个阶段提高2.4万亿美元。众议院的这个提案在通过参议院后,交由奥巴马总统签署,之后将成为正式法律。此次提高债务上限的代价是在长期削减2.8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包括国防和医疗),而关于这个长期到底是多长,尽管目前的认定是10年,但一切仍然存在很大的变数。
关于美债危机,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大致是如下问题:一,什么是美债?二,什么是美债危机?三,美国是怎么在处理这个危机的?四,美债危机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个短文就是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简单回答。
1,什么是美债?
美债是美国国债的简称,具体而言就是指美国联邦政府欠美国国库券持有人的总金额,通俗来说就是美国联邦政府欠的钱。美国联邦政府会欠谁都钱呢?答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欠国内的钱,另一部分是欠外国的钱。对于欠美国国内的而言,又可以分成政府账目持有和公众持有两大类。政府账目持有可以理解成联邦政府欠各个不同的州政府的钱,而美国公众持有的还分成可销售的和不可销售的两部分。
而欠国外的钱,主要是由外国政府通过各自的中央银行持有美国国债,外国公众投资者通常也是指各国的中央银行。中国央行现在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人们常常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说的就是这件事。目前美国欠国外的钱里头,中国大概占四分之一多。所以这件事对中国其实挺要紧的。
2,什么是美债危机?
那么美国欠债有什么问题呢?本来欠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从金融角度来看,一个组织,不管是企业也好,还是政府也好,都可以借一笔钱,然后去开展业务,只要你让人“相信”你能到了债务设定的期限“还得起本钱”,那么你只要按时付利息就可以,而不必真的将本钱一起还出来。甚至到期了你都可以不还本,通过发新债的方式,继续让债务持有人“相信你有能力”。甚至你一下子手头紧,连利息也付不出来,也可以通过金融安排将利息分期或者打包成新债务卖给其他人,只要有人“相信你行”就好。而所谓危机的意思就是债务到期了,债权人“认为你还不了本了”,那你就必须要通过一定方式让人家转到相信你“未来还能还本,现在可以付息”的方向上去,不然就真的是危机了,你也可能就破产了。目前,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担忧,主要也是担心地方还不了本付不了息。不过,请不要担心,中国的一切都有中央兜底呢,而且中央政府看起来不太像现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样子,离破产距离尚远。
历史也证明,欠债运行这种模式可以行得通。对于美国政府而言,甚至建国之前就欠债了。因为要打独立战争,需要钱,没钱怎么办呢?只好先借,然后承诺打胜了以后慢慢还。对于债权人来说,也是个投资,风险很大,万一打败了呢?那就血本无归了。还好,独立战争美国胜利了,到1791年1月1日,美国国债为7500多万美元。在今后美国的历史上,有且仅有一天美国惊人的没有欠债,安德烈·杰克逊总统在1835年1月8日将债务缩减至零,但债务随后又迅速增加了。
战争通常是国债激增的重要原因,南北战争将美债总额一下子提升到了数十亿美元的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债水平突破了百亿数量级。二战后,则达到了千亿级别。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债务额度,很快突破了万亿级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年份都负债累累,盈余的年份也有,例如小布什接替克林顿那一年,美国就没欠债。但随后美国卷入了两场战争,其后债务伴随着通胀率进一步上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规模救市使得美债水平创纪录的突破10万亿级别。2009年奥巴马签署了一项国会通过的提升美国国债上限的法案,将债务上限提到了12.4万亿美元。
这就是所谓的“债务上限”,因为你如果不提高上限,你就不能进一步借钱,那么短期内你就没有钱发放各种福利,尤其是那些退伍军人和家属,人拼死拼活在战场上为你卖命,你到后来赖账,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对美国执政党而言,就意味着下台。但长期来看,你也不能无限制借债,投资人也不是傻瓜,何况美国各个部门都天天发布报告消息警告政府关于债务问题,所以上限问题才如此纠结。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你借的钱超过你能赚到的钱,对个人短期而言,还不是问题,但国家层面而言,就会产生前面说的信任危机,因为大家开始会怀疑长期上美国到底还能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按照目前的情形发展下去,2021年美债就可能超过年度GDP总值了。而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首先美国也在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失业、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支出的压力会逐渐增大,短期国债的问题结合长期经济影响,可能会让公众和国外投资者对美国丧失信心,进一步打击美国的经济,而经济不景气,就无法进一步偿还美债。这也是穆迪之类的评级机构要下调美国国债AAA级信誉的原因。
3,美国在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现在的美债危机问题,主要还不是着眼于解决长期问题,而是先要解决眼前的短期内要再借钱的问题。但你要借钱,你就必须要提高债务上限。目前大家都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要短期内提高债务上限没问题,但必须在长期内有一个债务削减的计划,例如能将债务在今后十年内降到4万亿美金,这样能让大家对你继续有信心。不然你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继续借但没有后面要励精图治的意思,要到哪里去找像中国散户投资者这样的傻瓜呢?机会很少的。
由于美国政治的党派竞争特征,党派之间意见不同,围绕“提升短期债务上限同时在未来缩减债务规模”的提案,意见很多。大致而言,要提升短期债务上限,大家都有这个共识了,但对于具体怎么提以及附加的如何在未来缩减债务规模上,意见就不一致了,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民主党要加税,共和党反对,总统立场往中间站。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诉求。从民主党阵营来说,实际上民主党并没有太明确的主张,除了一贯的加税增加收入立场外,持“暂无意见等共和党失败”的意见。
奥巴马的“中间化”立场甚至遭到了不少民主党人的批评,认为妥协太多。但实际上就现有情势而言,即便民主党偏爱增税方案,在众议院由共和党占据多数席位的现实下,也不可能获得通过。所以很早之前,现实的政治考虑就迫使奥巴马放弃了增税方案。这当然无法取悦那些不愿意妥协的民主党人。甚至连佛蒙特州独立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指责奥巴马的决定是不道德的。他们期待奥巴马能强硬一些,甚至可以要挟共和党,因为如果不在期限之前达成协议,总统可以停止发放社会福利金,这一杀手锏尽管也会伤及民主党自身,但对杀伤共和党而言,效果更显著一些。因为这会让愤怒的选民将矛头对准共和党,指责共和党人坏了事。因为这听起来很像是共和党不妥协,结果让选民自己不能领社会福利金了。
而共和党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一些。共和党原本的诉求是提高债务上限的同时附加一个在“10年内削减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的方案,但削减赤字显然有多种办法,例如在减少政府行政、国防、社保等开支的同时,增加部分税收以提高政府收入等。但这里头具体的争议很多。极端的茶党分子改变了讨论方向,茶党成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返回茶党传统,拒绝一切增税方案,甚至连调整部分税收结构的提议都被拒绝了。可以说茶党运动极大改变了现在的共和党。对于美国政治而言,其实除了一些大方向外,具体的细节都属于根据现实需要而做调整,这尽管复杂耗时,但的确是美国政治的核心,那就是“现实”。所以两党原本可能在税收问题上通过提高某些税收同时降低另一部分税收,并在长期降低税收的形式获得妥协,但茶党的到来,使得税收问题变成了不可谈判和妥协的议题。当然,茶党运动也有理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救市效果并不明显,使得茶党提出回到责任政府、拒绝一切增税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的选民。目前共和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的热门人物中,佩林和贝赫曼都是茶党运动的中坚分子。
并非所有共和党人都对大幅度削减赤字具有信心,因此中间方案纷纷出台,实际上,也正是中间方案为最后的妥协准备了出路。7月23日迫于最终期限的临近,由民主党人北达科他州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肯特·康拉德(KentConrad),伊利诺斯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督迪克·杜斌(DickDurbin),弗吉尼亚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成员马克·华纳(MarkWarner);以及共和党人佐治亚参议员、参议院农业、营养和林业委员会主席萨斯白·查姆布里斯(SaxbyChambliss),爱达荷州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成员麦克·克拉伯(MikeCrapo),奥克拉荷马州参议员、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成员汤姆·科伯恩(TomCoburn)组成的“六人帮”(Gang ofSix)方案也提出妥协提案,10年内削减财政赤字3.7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新增1.2万亿美元的收入。奥巴马对此持积极态度,但民主党方面不支持削减赤字的额度。
于是7月29日,共和党众院院长博纳提出一个两阶段提升债务上限的方案,此方案计划提高债务上限9000亿美元,削减9170亿美元开支。但方案被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否决。随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提出修正版折中方案,该方案计划将分两阶段提高债务上限2.4万亿美元,此外还吸收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纳的意见,将提高上限的权力赋予总统,但赋予国会否决总统决定的权力。但里德的妥协方案并没有获得赞誉,不仅共和党占优的众议院否决了里德提案,甚至连参议院也否决了该提案。但从最终达成的协议来看,两阶段提升债务上限同时缩小部分要削减的赤字额度,这一妥协提案得到了最终的支持。尽管在削减的具体开支上,争议将会持续。这些细节争议,被媒体广为指责,称华盛顿被一群无良分子占据了,华盛顿正在毁灭美国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真实反映出民主政治的细节面。
4,美债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针对美国国内而言,意味着政府停摆,不能支付一系列行政和福利开支,尤其是对于国防以及失业、医疗和养老等民生方面而言,将造成无米之炊的窘境。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美国华盛顿首都的大部分博物馆都是联邦财政支持的,如果政府停摆,那么这些博物馆就会关门谢客。而且更重要的是,联邦雇员领不到工资,进而美国选民领不到救济,这虽然从民主党的角度看,能狠狠重伤共和党,但毕竟对自己的长远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美国国内的困局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更会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那些大债主们,包括中国和日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之前都曾发出警告,如果两党最终无法达成协议,可能会使美国好不容易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中稍微复苏的经济陷入比之前更大的危机,而这不仅会打击美国的经济,而且会使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严重衰退。尽管政治家可能夸大了其严重性,但重新衰退的风险的确存在,尤其是当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时候,各国的经济都会受到拖累。表面上中国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由于强硬的刺激方案,增长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但经济结构中的大规模投资造成的困境已经显现,包括最近的铁路投资大跃进后的动车相撞事件以及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担忧等,都已经透露了迹象,即中国的内在经济结构已经受影响。与此同时,相应的对美投资、尤其是美债方面,将会进一步损失。
哈佛大学的尼尔·弗格森之前提出一个概念叫“中美国”(Chimerica),这一概念将中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备受瞩目。但中美两国的经济实际上比之前更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一根绳上两蚱蚂,谁也逃不了。古典经济学家也早就发现,与一个富裕的国家打交道要比与一个贫穷的国家打交道,来得更容易。通俗一点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但中国国内目前有一种错误的思维在困扰决策层。这种思维认为美国变差对中国而言就是更好,但全然不顾由此带来的两国整体经济状况的下滑。这种冷战思维的残余不仅表现在对9·11事件的幸灾乐祸上,也表现在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冷漠无知上。当然,这种冷战式的对抗性思维,并非中国独有,甚至在不少美国议员中也存在。恰是这种着重强调相互遏制而非相互开放竞争的思维,阻碍了两国在经济事务方面的更多合作、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巨大收益。美国的选民虏获问题和中国的冷战思维,的确可能在未来继续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障碍。但我认为至少在意识上,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冷战思维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最终可能伤及美国,但中国也无法幸免,甚至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对美贸易和美债投资上,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中国的改革者而言,消除决策上的这一冷战思维误区,可能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中国的部分决策者已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了不短的路,完全有理由更进一步。按照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克的测算,即便是在经济贸易中,单向度的开放也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当然中国在中美关系上,也的确应该采取更为积极沟通的姿态,在赴美学生和劳工签证及其他移民政策上,应该要求美国更多开放。并且也应该进一步游说美国国会,通过相应的开放政策,以便中国可以利用手头的美元储备投资美国的知识和科技领域的创新产业,冷战思维下容易忽视这种积极的游说。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进一步开放的道路还很长。在庆幸美国在最后期限达成债务上限协议之余,消除冷战思维,着眼更加积极长远的中美关系,是中国的决策者作为大国领袖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关于美债危机,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大致是如下问题:一,什么是美债?二,什么是美债危机?三,美国是怎么在处理这个危机的?四,美债危机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个短文就是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简单回答。
1,什么是美债?
美债是美国国债的简称,具体而言就是指美国联邦政府欠美国国库券持有人的总金额,通俗来说就是美国联邦政府欠的钱。美国联邦政府会欠谁都钱呢?答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欠国内的钱,另一部分是欠外国的钱。对于欠美国国内的而言,又可以分成政府账目持有和公众持有两大类。政府账目持有可以理解成联邦政府欠各个不同的州政府的钱,而美国公众持有的还分成可销售的和不可销售的两部分。
而欠国外的钱,主要是由外国政府通过各自的中央银行持有美国国债,外国公众投资者通常也是指各国的中央银行。中国央行现在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人们常常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说的就是这件事。目前美国欠国外的钱里头,中国大概占四分之一多。所以这件事对中国其实挺要紧的。
2,什么是美债危机?
那么美国欠债有什么问题呢?本来欠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从金融角度来看,一个组织,不管是企业也好,还是政府也好,都可以借一笔钱,然后去开展业务,只要你让人“相信”你能到了债务设定的期限“还得起本钱”,那么你只要按时付利息就可以,而不必真的将本钱一起还出来。甚至到期了你都可以不还本,通过发新债的方式,继续让债务持有人“相信你有能力”。甚至你一下子手头紧,连利息也付不出来,也可以通过金融安排将利息分期或者打包成新债务卖给其他人,只要有人“相信你行”就好。而所谓危机的意思就是债务到期了,债权人“认为你还不了本了”,那你就必须要通过一定方式让人家转到相信你“未来还能还本,现在可以付息”的方向上去,不然就真的是危机了,你也可能就破产了。目前,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担忧,主要也是担心地方还不了本付不了息。不过,请不要担心,中国的一切都有中央兜底呢,而且中央政府看起来不太像现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样子,离破产距离尚远。
历史也证明,欠债运行这种模式可以行得通。对于美国政府而言,甚至建国之前就欠债了。因为要打独立战争,需要钱,没钱怎么办呢?只好先借,然后承诺打胜了以后慢慢还。对于债权人来说,也是个投资,风险很大,万一打败了呢?那就血本无归了。还好,独立战争美国胜利了,到1791年1月1日,美国国债为7500多万美元。在今后美国的历史上,有且仅有一天美国惊人的没有欠债,安德烈·杰克逊总统在1835年1月8日将债务缩减至零,但债务随后又迅速增加了。
战争通常是国债激增的重要原因,南北战争将美债总额一下子提升到了数十亿美元的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债水平突破了百亿数量级。二战后,则达到了千亿级别。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债务额度,很快突破了万亿级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年份都负债累累,盈余的年份也有,例如小布什接替克林顿那一年,美国就没欠债。但随后美国卷入了两场战争,其后债务伴随着通胀率进一步上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规模救市使得美债水平创纪录的突破10万亿级别。2009年奥巴马签署了一项国会通过的提升美国国债上限的法案,将债务上限提到了12.4万亿美元。
这就是所谓的“债务上限”,因为你如果不提高上限,你就不能进一步借钱,那么短期内你就没有钱发放各种福利,尤其是那些退伍军人和家属,人拼死拼活在战场上为你卖命,你到后来赖账,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对美国执政党而言,就意味着下台。但长期来看,你也不能无限制借债,投资人也不是傻瓜,何况美国各个部门都天天发布报告消息警告政府关于债务问题,所以上限问题才如此纠结。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你借的钱超过你能赚到的钱,对个人短期而言,还不是问题,但国家层面而言,就会产生前面说的信任危机,因为大家开始会怀疑长期上美国到底还能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按照目前的情形发展下去,2021年美债就可能超过年度GDP总值了。而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首先美国也在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失业、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支出的压力会逐渐增大,短期国债的问题结合长期经济影响,可能会让公众和国外投资者对美国丧失信心,进一步打击美国的经济,而经济不景气,就无法进一步偿还美债。这也是穆迪之类的评级机构要下调美国国债AAA级信誉的原因。
3,美国在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现在的美债危机问题,主要还不是着眼于解决长期问题,而是先要解决眼前的短期内要再借钱的问题。但你要借钱,你就必须要提高债务上限。目前大家都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要短期内提高债务上限没问题,但必须在长期内有一个债务削减的计划,例如能将债务在今后十年内降到4万亿美金,这样能让大家对你继续有信心。不然你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继续借但没有后面要励精图治的意思,要到哪里去找像中国散户投资者这样的傻瓜呢?机会很少的。
由于美国政治的党派竞争特征,党派之间意见不同,围绕“提升短期债务上限同时在未来缩减债务规模”的提案,意见很多。大致而言,要提升短期债务上限,大家都有这个共识了,但对于具体怎么提以及附加的如何在未来缩减债务规模上,意见就不一致了,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民主党要加税,共和党反对,总统立场往中间站。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诉求。从民主党阵营来说,实际上民主党并没有太明确的主张,除了一贯的加税增加收入立场外,持“暂无意见等共和党失败”的意见。
奥巴马的“中间化”立场甚至遭到了不少民主党人的批评,认为妥协太多。但实际上就现有情势而言,即便民主党偏爱增税方案,在众议院由共和党占据多数席位的现实下,也不可能获得通过。所以很早之前,现实的政治考虑就迫使奥巴马放弃了增税方案。这当然无法取悦那些不愿意妥协的民主党人。甚至连佛蒙特州独立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指责奥巴马的决定是不道德的。他们期待奥巴马能强硬一些,甚至可以要挟共和党,因为如果不在期限之前达成协议,总统可以停止发放社会福利金,这一杀手锏尽管也会伤及民主党自身,但对杀伤共和党而言,效果更显著一些。因为这会让愤怒的选民将矛头对准共和党,指责共和党人坏了事。因为这听起来很像是共和党不妥协,结果让选民自己不能领社会福利金了。
而共和党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一些。共和党原本的诉求是提高债务上限的同时附加一个在“10年内削减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的方案,但削减赤字显然有多种办法,例如在减少政府行政、国防、社保等开支的同时,增加部分税收以提高政府收入等。但这里头具体的争议很多。极端的茶党分子改变了讨论方向,茶党成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返回茶党传统,拒绝一切增税方案,甚至连调整部分税收结构的提议都被拒绝了。可以说茶党运动极大改变了现在的共和党。对于美国政治而言,其实除了一些大方向外,具体的细节都属于根据现实需要而做调整,这尽管复杂耗时,但的确是美国政治的核心,那就是“现实”。所以两党原本可能在税收问题上通过提高某些税收同时降低另一部分税收,并在长期降低税收的形式获得妥协,但茶党的到来,使得税收问题变成了不可谈判和妥协的议题。当然,茶党运动也有理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救市效果并不明显,使得茶党提出回到责任政府、拒绝一切增税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的选民。目前共和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的热门人物中,佩林和贝赫曼都是茶党运动的中坚分子。
并非所有共和党人都对大幅度削减赤字具有信心,因此中间方案纷纷出台,实际上,也正是中间方案为最后的妥协准备了出路。7月23日迫于最终期限的临近,由民主党人北达科他州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肯特·康拉德(KentConrad),伊利诺斯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督迪克·杜斌(DickDurbin),弗吉尼亚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成员马克·华纳(MarkWarner);以及共和党人佐治亚参议员、参议院农业、营养和林业委员会主席萨斯白·查姆布里斯(SaxbyChambliss),爱达荷州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成员麦克·克拉伯(MikeCrapo),奥克拉荷马州参议员、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成员汤姆·科伯恩(TomCoburn)组成的“六人帮”(Gang ofSix)方案也提出妥协提案,10年内削减财政赤字3.7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新增1.2万亿美元的收入。奥巴马对此持积极态度,但民主党方面不支持削减赤字的额度。
于是7月29日,共和党众院院长博纳提出一个两阶段提升债务上限的方案,此方案计划提高债务上限9000亿美元,削减9170亿美元开支。但方案被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否决。随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提出修正版折中方案,该方案计划将分两阶段提高债务上限2.4万亿美元,此外还吸收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纳的意见,将提高上限的权力赋予总统,但赋予国会否决总统决定的权力。但里德的妥协方案并没有获得赞誉,不仅共和党占优的众议院否决了里德提案,甚至连参议院也否决了该提案。但从最终达成的协议来看,两阶段提升债务上限同时缩小部分要削减的赤字额度,这一妥协提案得到了最终的支持。尽管在削减的具体开支上,争议将会持续。这些细节争议,被媒体广为指责,称华盛顿被一群无良分子占据了,华盛顿正在毁灭美国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真实反映出民主政治的细节面。
4,美债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针对美国国内而言,意味着政府停摆,不能支付一系列行政和福利开支,尤其是对于国防以及失业、医疗和养老等民生方面而言,将造成无米之炊的窘境。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美国华盛顿首都的大部分博物馆都是联邦财政支持的,如果政府停摆,那么这些博物馆就会关门谢客。而且更重要的是,联邦雇员领不到工资,进而美国选民领不到救济,这虽然从民主党的角度看,能狠狠重伤共和党,但毕竟对自己的长远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美国国内的困局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更会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那些大债主们,包括中国和日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之前都曾发出警告,如果两党最终无法达成协议,可能会使美国好不容易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中稍微复苏的经济陷入比之前更大的危机,而这不仅会打击美国的经济,而且会使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严重衰退。尽管政治家可能夸大了其严重性,但重新衰退的风险的确存在,尤其是当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时候,各国的经济都会受到拖累。表面上中国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由于强硬的刺激方案,增长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但经济结构中的大规模投资造成的困境已经显现,包括最近的铁路投资大跃进后的动车相撞事件以及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担忧等,都已经透露了迹象,即中国的内在经济结构已经受影响。与此同时,相应的对美投资、尤其是美债方面,将会进一步损失。
哈佛大学的尼尔·弗格森之前提出一个概念叫“中美国”(Chimerica),这一概念将中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备受瞩目。但中美两国的经济实际上比之前更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一根绳上两蚱蚂,谁也逃不了。古典经济学家也早就发现,与一个富裕的国家打交道要比与一个贫穷的国家打交道,来得更容易。通俗一点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但中国国内目前有一种错误的思维在困扰决策层。这种思维认为美国变差对中国而言就是更好,但全然不顾由此带来的两国整体经济状况的下滑。这种冷战思维的残余不仅表现在对9·11事件的幸灾乐祸上,也表现在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冷漠无知上。当然,这种冷战式的对抗性思维,并非中国独有,甚至在不少美国议员中也存在。恰是这种着重强调相互遏制而非相互开放竞争的思维,阻碍了两国在经济事务方面的更多合作、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巨大收益。美国的选民虏获问题和中国的冷战思维,的确可能在未来继续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障碍。但我认为至少在意识上,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冷战思维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最终可能伤及美国,但中国也无法幸免,甚至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对美贸易和美债投资上,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中国的改革者而言,消除决策上的这一冷战思维误区,可能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中国的部分决策者已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了不短的路,完全有理由更进一步。按照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克的测算,即便是在经济贸易中,单向度的开放也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当然中国在中美关系上,也的确应该采取更为积极沟通的姿态,在赴美学生和劳工签证及其他移民政策上,应该要求美国更多开放。并且也应该进一步游说美国国会,通过相应的开放政策,以便中国可以利用手头的美元储备投资美国的知识和科技领域的创新产业,冷战思维下容易忽视这种积极的游说。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进一步开放的道路还很长。在庆幸美国在最后期限达成债务上限协议之余,消除冷战思维,着眼更加积极长远的中美关系,是中国的决策者作为大国领袖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K街观察是与《南方都市报》合作的专栏,关注华府公共政策及相关话题。
微博@李华芳 | 遵循“署名-完整-非商业”原则|商业用途请联系 lihuafang@gmail.com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