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李华芳

【翻书党缘起】海德沙龙(HeadSalon的辉格给我量身定制了一个【翻书党大师】的称号,我觉得非常好听,于是就连他的讥讽之意也一并笑纳了。这篇博文是我作为一个翻书党人的年度工作汇报,难免挂一漏万,各位海涵。主要想说三件事:读了什么书,写了哪些书评,最终推荐什么书。(阅读本文请留意内涵大量链接)

 

1读了什么

今年课业烦琐,读书杂乱,应付功课读了一些,但主要是老书重读的多。但大体方向上,今年的阅读主要分成几个方向:一是NGO-思想库,二是中国模式,三是科技-网络政策。

NGO-思想库方面,读了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 A Centennial History》(中译本叫《雅礼中国学会百年史》),从Google Books上读到片段,画册质量在Google Books上很低,后从图书馆借阅翻完。阅读这书也是想了解西学东渐中国际NGO的作用。The Economics of Freedom》是巴斯夏的一个小集子,主要是关心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破窗理论”的争论,就读了一下,澄清其中的问题所在。Taming Leviathan》和Freedom Champions》其实是同一本书,只是后者是新版本,思想库全球案例增加到30家。林芯竹的这本《为谁而谋-美国思想库与公共政策制定》其实是个比较泛的介绍,没有深入的体系性的论述,也没有完全解答为谁而谋的问题。相比较而言王莉丽的《旋转门》稍微好一些。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对思想库问题感兴趣,在林王两者之间,林的是不用读了。柳红的《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我是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库的史料来读的,从我的角度去看,很多故事要重整。这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是协同翻译出版了《加图决策者手册》。

在中国模式问题上,今年给我影响最大的是MIT的黄亚生教授的一系列作品,中文作品有《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在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中,丁学良、郑永年、陈志武和黄亚生四人中,我认为黄的声音最清晰。目前还在写一篇评点文章,到时候再供大家批评吧。关于中国模式的历史,还读了两本经典老书: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和摩尔的《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微博上不少有智慧的人善意提醒说现在还用亨廷顿和摩尔的恐怕都是喝着“蒙牛”长大的,我个人的观点与之相反。为了理解中国的乡村,今年还特意重读了《鲁迅全集(共18卷)》,不过这次阅读形式上大改变了,坐了半年地铁,先用手机然后用iPad断断续续读完。我觉得鲁迅写得最好的倒不是什么吃人的旧社会,而是长期以来江南农村妇女的那种尖酸刻薄小肚鸡肠甚至抵御了制度变迁的侵袭而不为所动,这才是人性的太人性的东西。曾建议亲戚家的念中文系的小孩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在网络政策方面,主要是跟进Brookings学会的“汉密尔顿计划”,所以回顾了几本美国网络发展初期的作品。比如我挑了一本《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出来,专门说这本书其实不值得读,看个书名就足够了。翻书党人在这方面的工作一直进展缓慢,不善于大声说出来那些不值一读的垃圾。明年本党应该在这一块更有建树。

还有两本书与兰小欢有关。欢哥写了一本书《一转念》,推荐了一本书《跳出盒子》。前者是个经济学入门读物,现在有唐茶版。后者是本心理学作品,对增进夫妻双方感情有益。其实对管理企业和其他组织也很有借鉴作用,此类书籍以前很少接触,主要是我这种人对这种书籍的需求较小。

一个翻书党人的年度小结 

2写了什么

今年原本执行#1111#计划,不过8月,11月和12月中断了,其他月份坚持了下来。存目如下:

雅礼百年沧桑,公益世纪峥嵘

驯服利维坦

巴斯夏的对与错

用观念战胜观念

只看一眼书名就够

好书是聪明人下苦功夫写出来的

如果只选5本经济学入门书

有中国特色,无中国模式

你为国操碎了心,但它却毫不领情

为何译成“加图”?

 

3 推荐什么

首先推荐《加图决策者手册》,因为我参与了嘛,就直接上阵吆喝《你为国操碎了心,但它却毫不领情》,也不遮掩了。

其次推荐黄亚生教授所有作品,理由是《有中国特色,无中国模式》。

如果你有时间,请慢一点重读经典,比如亨廷顿和摩尔,理解中国不能错过。

最后推荐兰小欢《一转念》,理由在这里《好书是聪明人下苦功夫写出来的》。

 

新的一年快来了,如果你想成为翻书党人,请来加入1111评】计划×豆瓣小组

===================================================================

觉得文章有用?认为作者靠谱?立即卖博客是一门可行的生意吗?支持作者!

话题:



0

推荐

李华芳

李华芳

205篇文章 9年前更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